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毒品] 拉丁美洲的另類農業

[毒品] 拉丁美洲的另類農業

根據統計,2007年南美洲安蒂納山脈(la región andina)區域的可卡葉"古柯葉"(hoja de coca)產量及可卡因"古柯鹼"(cocaína)產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根據聯合國UNODC(la Oficina de las Naciones Unidas contra la Droga;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的估計,南美洲安蒂納山脈(la región andina)區域的可卡因產量2004年為1017噸、2006年為984噸,到了2007年為1421噸(2008年2月聯合國公佈的統計),其中哥倫比亞為主藥的產出國,祕魯及玻利維亞次之(此三國位於拉丁美洲毒品產量集中的“銀三角”,銀三角是指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亞馬遜地區。另有“金新月”是位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三角地帶)。這些可卡因所需要的跨國走私、販賣網絡橫跨美國、歐洲及拉丁美洲,墨西哥的毒品組織源頭與祕魯及玻利維亞的毒品組織有關聯,哥倫比亞人在美國也擁有與墨西哥幫派接近的勢力,哥倫比亞的武裝革命游擊隊FARC (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 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在哥倫比亞境內佔據了大部分優良可出產可卡葉"古柯葉"的區域,美國是可卡因使用量穩定的國家,西班牙、英國、義大利、巴西、智利、阿根廷及墨西哥是可卡因使用量仍在持續上升的國家。

關於哥倫比亞的毒品走私:活動及路線 NARCOTRÁFICO: ACTORES Y RUTAS

在哥倫比亞,毒品原料-可卡因"古柯鹼"的製造估計從2002年的約95噸起增加至2003年113噸,2004年149噸,2005年173噸,直到2006年才下降為127噸,哥倫比亞是全球毒品製造量第一的國家,佔有全球62%的”產量”。自1980年代起哥倫比亞人也開始插手毒品走私的”領域”。1990年代起,俗稱”Cartel de droga(毒品的腳伕)”的大型毒品供應上游組織”Medellín”及”Cali”也因為控制了全球的主要供應鏈及販售網而不需要削價競爭或是受地下市場機制影響,特別是在César Gaviria (1990-1994)及Ernesto Samper (1994-1998)主政時期哥倫比亞的毒品走私因為這些毒品組織(organizaciones narcotraficantes)結構垂直化及集中化而走入高峰時期。從80年代自90年代中期,這些大大小小的毒品組織控制了哥倫比亞約60-70%的毒品走私量,大約佔了全球約40%的毒品走私。在Ernesto Samper (1994-1998)主政後期,一個毒品組織-北谷CNDV (El cartel del Norte del Valle)吸收了” Medellín ”及” Cali”的下游,並在Andrés Pastrana (1998-2002)主政時期成為哥倫比亞唯一的毒品走私供應鏈,這組織經過重整並解決過去毒品組織與其他上游來源及下游走私販售組織過於糾結不清的橫向關係後變成一個更為獨立,並在來源及販售走私方便更為自主的毒品組織,這個名為北谷(CNDV)的毒品組織後來只有經過小小變動,只因為組織領導被暗殺或是組織領導隱退後的權力爭奪。直到2008年1月,一位組織老大俗稱為”日本” “Jabón” 的Wilber Varela在委內瑞拉被暗殺後產生重大變化。之後,名為Diego Montoya (俗稱“Don Diego”)的毒品組織興起接替了北谷在哥倫比亞毒品的製造、運輸及走私販賣的供應鏈,也參與洗錢的行列,Don Diego為了搶下北谷原有在哥倫比亞及全球毒品供應鏈的市場,根據媒體估計在2004-2005年引起了近1000人死亡的”毒品戰爭”, Don Diego透過稱為”Rastrojos”及“Machos”的眾多小組織在哥國境內展開爭奪毒品走私路線及上游可卡因葉的產地,也控制了由鄉村走私進入城市的管道與太平洋岸的據點,而透過Rastrojos則控制了Valle的其他地區及Cauca,、Nariño、Chocó、Putumayo。Montoya漸漸在哥國壯大勢力,也允許其他小型販毒組織使用他的稱號走私販賣毒品。在80及90年代除了像carteles de Medellín y Cali的大型毒品組織外,其他像是俗稱為“Beto Rentería”、Salomón Camacho、Juan Carlos Abadía(俗稱為“Chupeta”)及Hermágoras González(俗稱為“El Gordo””胖子”)等人在哥國比亞境內各聚一方,另外俗稱“Carlos Mario” (Fabio Ochoa Vasco)則經營加勒比海地區至墨西哥(México、Honduras 宏都拉斯、Belice 貝里斯、Jamaica 牙買加、Ecuador 厄瓜多、Guatemala 瓜地馬拉、Panamá 巴拿馬及Colombia 哥倫比亞)的販毒走私,也參與跨國洗錢。Eduardo Restrepo Victoria (俗稱“El Socio”)則與墨西哥的毒品組織合作,過去曾是北谷老大的重要販毒網絡。Daniel Barrera (俗稱“El Loco””瘋子”)則從哥倫比亞武裝革命游擊隊FARC(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 Revolutionary Armed Forces of Colombia)手中獲得毒品來源。根據估計,來源自哥倫比亞的跨國毒品走私有78%採用海運路線(部分毒品由厄瓜多或是委內瑞拉的沿岸運送出海),這些海運路線其中有55%經由中美洲-墨西哥路線,35%經由加勒比海路線,另外10%則經由歐洲-非洲的路線。根據205年的官方估計,這些跨國走私的毒品大多利用快艇(lanchas rápidas)(特別一提,這些快艇都加裝防彈及額外的快艇馬達),隨著一些走私規定的修法,漸漸也採用貨船從大型港口走私,如大西洋岸的Necoclí及Turbo港,及太平洋岸的Guapi、Buenaventura及Tumaco港。此外一些源自哥倫比亞經由其他國家(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西)出海的的河流也是毒品組織利用的運毒路線,其中這些經由河流走私的毒品大多來源自哥倫比亞游擊隊FARC。

墨西哥及中美洲的毒品走私:活動及路線NARCOTRÁFICO: ACTORES Y RUTAS

目前沒有確切數據統計由南美洲國家或中美洲國家走私進口美國的毒品數量,但是根據美國官方資料,2006年大約有90%走私進口美國的毒品來源都是經由墨西哥,根據哥倫比亞的反毒警方統計,美洲三大主要製造的可卡因"古柯鹼"的國家(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祕魯)約有55%的毒品都是經由墨西哥進入美國,以UNODC組織(la Oficina de las Naciones Unidas contra la Droga;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估計,一年約984噸的產量約有450-500噸的毒品經由墨西哥進入美國,因為美國與墨西哥有一條長達2000哩的邊界。自80年代起美墨邊界就有幾個城市如Nuevo Laredo、Ciudad Juárez及Tijuana城市演變成主要的可卡因交易城跟走私毒品的”據點”,這些毒品組織也滲透、影響及賄絡了墨西聯邦、各州及市政府警察單位,當然了政府、法官、立法代表及政府單位的首長都被毒品組織滲透,即使在1929-2000年間政府仍然致力於控制毒品組織於墨國境內氾濫而導致的暴力事件,因此並沒有引起關切。不過自1980年起從南美走私進口的毒品交易常伴隨著暴力事件的發生及軍火衝突(conflictos armados),毒品組之間幫派衝突如el cartel de Tijuana de Miguel Ángel Félix Gallardo、el cartel del Golfo de Juan García Ábrego及el cartel de Juárez de Amado Carillo Fuentes(俗稱“El Señor de los Cielos”),不過比起1990年代後期的暴力事件這些仍算是小衝突。80年代中期美國有鑑於自南美洲走私毒品氾濫,嚴格管制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帶的海運交通路線,從80年代前墨西哥的幫派分子只是幫哥倫比亞毒品組織(carteles colombianos de Medellín y de Cali)走私毒品入境美國,哥倫比亞毒梟給予墨西哥人的酬勞豐厚,但是不是以毒品作為酬勞,在佛羅里達州沿岸一帶的走私路線受到美國嚴格管制後,由南美洲走私毒品進入美國便要經由墨西哥,墨西哥幫派分子便開始要求哥倫比亞毒梟藥支付全部毒品運量30%的作為酬勞,漸漸地一些墨西哥幫派分子如grupos de Tijuana、Juárez、el Golfo及Sinaloa開始壯大勢力後,便向哥倫比亞毒梟收購可卡因並建立幫派在美國銷售毒品的網絡,在墨西哥政府El gobierno del PRI(Partido de la Revolución Institucional)主政末期,這些墨西哥幫派分子轉型成毒品組織的事態達到高峰,到了2000年,代表社會行動黨Partido Acción Social (PAN) 的 Vicente Fox上台,開始向墨西哥國內的毒品組織宣戰,試圖摧毀墨國境內毒品組織的販毒結構,也逮捕、擊斃了部分毒品組織的首領獲得了些許成果,根據統計共有15個毒品組織的首領被逮捕。不過在這段時期政府大力掃蕩毒品組織後,仍有三個大型毒品組織又再度復活,分別為la organización de Arellano Félix (cartel de Tijuana)、el grupo de Osiel Cárdenas (cartel del Golfo)及一個聯盟el grupo de Carrillo Fuentes (cartel de Juárez)與la organización de Palma Guzmán (cartel de Sinaloa)的新毒品組織,在這三個毒品組織下又興起為數不少的下游組織,墨西哥的毒品問題可以說是無法根除,根據估計墨西哥聯邦共有31個州,其中的21個州裡都有這些毒品組織的蹤影,人數以上千人計,其中以Joaquín “Chapo” Guzmán領軍的毒品組織cartel de Sinaloa後來市立發展最大及最為成功,一開始僅在墨西哥境內17個州有據點,後來與毒品組織聯盟後據點數量達到21州,並發展海外的販毒網絡。此外另一個毒品組織cartel del Golfo因為在其他國如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及薩爾瓦多也有販毒網絡,後來也在哥倫比亞及祕魯發展勢力,是一個比較國際化的毒品組織。幾乎所有走私進入墨西哥的毒品都是循海運路線或從瓜地馬拉與墨西哥的邊境走私,也會利用非法移民的管道走私入境,一開始進入墨西哥的毒品數量都非常大宗,重量都以噸來計量,轉運到墨西哥幾個走私大城如Nuevo Laredo城、Tijuana城及Ciudad Juárez後再重新打包成方便個人攜帶或是車輛攜帶或是利用商業方式(包裹、商品)走私入境美國,根據2007年墨西哥外交部的官方估計,美國及墨西哥每天的毒品走私量市價高達9億美金(有點誇張)。

FUERTE 內容節錄翻譯自『拉丁美洲的毒品:正在輸掉的戰爭I (LA DROGA EN AMÉRICA LATINA I: PERDIENDO LA LUCHA)』

墨西哥對抗毒品走私政策
墨西哥過去數十年就開始打擊非法毒品(drogas ilícitas)的生產,包含罌粟及從其提煉的物質、從南美洲走私經過墨西哥到美國的可卡因(la cocaína),從總統Miguel de la Madrid (1982-1988)與總統Carlos Salinas de Gotari (1988-1994)時期開始體認到毒品走私(el narcotráfico)對於國家安全威脅的嚴重性,也因此開始與美國政界開始合作打擊毒品走私,當時的美國總統是雷根,1986年美國也開始啟用一項”認證程序”(proceso de certificación),即針對相關國家有關打擊毒品走私的做法(materia de antinarcóticos)及人權方面(derechos humanos)評估,如果這些國家得不到美國的認可,將會失去美國的協助,從此之後墨西哥及部分中南美洲國家在執行反毒品走私的計劃因為美國的主導獲得較佳的協調。雖然墨西哥在前總統Ernesto Zedillo (1994-2000)任內開始投入資源打擊毒品走私,但是在下一任的總統Vicente Fox任內才開始強化這樣政策,並且在2005年6月執行一項名為 “Operación México Seguro”的行動,包含墨西哥的警察部門及軍事部門,國防部,內政部,財政部等等,總計逮捕了5千多名走私相關犯人,也逮捕幾位有名的毒品大亨,即使如此,墨西哥還是無法避免相關警察、安全部門的腐敗與因為大力掃毒所導致毒販爭奪權力導致的暴力治安事件與恐怖攻擊事件增加。
2006年墨西哥總統Felipe Calderón增加聯邦預算達24%,預計用來打擊墨西哥國內的犯罪事件,並且在他的Plan de Desarrollo Nacional 2007-2012中提到會將打擊犯罪、毒品走私及組織犯罪列為優先。由於Fox總統大力掃毒後卻導致國內治安更加敗壞的經驗,總統Felipe Calderón認為除了大規模部署警力及執行掃毒任務外沒有其他選擇後,第一個任務名為“Michoacán”率先登場,Michoacán就是在他的出生地,也是一個遭受毒品侵害嚴重的地區,之後並延伸到其他四個區域:1)Chiapas/Tabasco/Campeche (sur y suroccidente);2)Sierra Nevada, incluidos los estados de Chihuahua, Durango y Sinaloa (norte y occidente); 3)Tamaulipas (nororiente); 4) Tijuana (noroccidente),“Michoacán”行動由墨西哥國防部主導,部署了4千多名軍人、1400多名聯邦幹員(agentes federales,PFP)、1千多名海軍陸戰隊及54名Procuraduría General de la República (PGR),任務包含剷除非法種植罌粟(la erradicación de cultivos ilícitos
de amapola),在走私毒品的主要道路設置檢查站攔截走私(interceptar
cargamentos),巡邏(patrullajes)、監視(allanamientos de viviendas)、逮捕走私嫌疑犯(arrestos de sospechosos de narcotráfico)及確認並關閉販毒的據點(identificación y cierre de expendios locales de droga.),這項行動在2007年共查獲40噸的可卡因,在行動的前幾個禮拜就逮捕了幾名美國正在追緝的毒品大亨並遣送美國,如Osiel Cárdenas (cartel del Golfo)及Gilbero e Ismael Higuera Guerrero (cartel de Tijuana),也因為這樣的掃毒行動,政府估計在第一年可能因為掃毒所引起的暗殺案件就高達2300件,比起過去幾年平均1500件高出不少,有分析家指出把軍隊放到掃毒行動中就像把民眾置於戰火之中(ha puesto a los civiles en
medio de un fuego cruzado)。許多墨西哥人不希望將軍隊用在掃毒任務,但是也擔心墨西哥警方的腐敗讓掃毒任務發揮不了功能,除了在基層大力掃毒外,總統Felipe Calderón也致力改組公共安全部(Secretaría de Seguridad Pública,SSP)、聯邦警察(la policía federal)、執行預防犯罪及對抗犯罪的整合策略(la implementación de la Estrategia Integral de Prevención del Delito y Combate a la Delincuencia),這其中的核心概念(idea central)就是要強化聯邦警察在預防及對抗犯罪的能力,強化情報功能並減少基層警力的貪腐(fortalecer la capacidad de la policía federal de prevenir y combatir el crimen en el país, mejorar su componente de inteligencia y reducir la corrupción en sus filas)。總統Felipe Calderón也在2007年10月與美國布希總統簽署雙邊合作協定(acuerdo bilateral de cooperación para la seguridad en Centroamérica),又稱為Iniciativa Mérida,目的在保障西半球的安全並啟動決策行動(acción decisiva)來對抗威脅政府及區域安全(amenazan los gobiernos y la seguridad regional)的犯罪組織,為了支持這樣協定,美國開始投入5億5千萬美金,其中5億美金是援助墨西哥,協助墨西哥提昇偵查及執行介入行動的設備,購買監視直昇機、飛機,聯邦警察的訓練課程,證據的蒐集保護(protección a testigos)等,美國最終投入14億美金,並在2009年的國家預算中再編列5億多美金,其中一億美金是協助中美洲國家,不過Iniciativa Mérida也引起墨西哥國內不少抨擊及反對,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像美國干預墨西哥內政的計劃,且墨西哥’毒品相關企業’擔心這會導致美國的毒販勢力會趁墨西哥政府強力掃毒之際在墨西哥壯大,此外墨西哥國內也擔心當美國強化美墨邊境安全措施時,會導致墨西哥毒品使用情況惡化(呢喃:因為沒法外銷到美國,墨西哥人只好自己使用),為了安撫國內的抨擊,墨西哥政府也加倍國內防治使用毒品及戒毒的相關計劃,2008年共投入2億美金,不過也只是無濟於事(es una gota en el océano),因為墨西哥人相信境內的販毒組織會在短時間內適應(se pueden adaptar rápidamente),並找到新的販毒路線及發展新的走私技術。

資料翻譯自La droga en América Latina II: Optimizar las políticas y reducir los daños
Crisis Group, Informe sobre América Latina N°26, 14 de marzo de 2008



Programa de Monitoreo de Cultivos Ilicitos及Sistema Integrado de Monitoreo de Cultivos Ilícitos


Programa de Monitoreo de Cultivos Ilicitos (PMCI) 是一個由聯合國在1998年啟用的計劃,目的是在協助各政府建立一套收集及分析資料的方法論,以便各政府更能夠掌握國內種植非法作物的情況,此計畫目前包含七個國家,協助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及祕魯三國監測可卡葉(coca),阿富汗、寮國及緬甸三國監測罌粟(amapola),及協助摩洛哥Marruecos監測大麻(marihuana)非法種植的情況。

自從80及90年代起哥倫比亞”躍升”為世界上擁有最多種植可卡葉"古柯葉"(農地面積的國家,同時也是產量最多的國家,雖然自2001年起產量開始遞減,但是哥倫比亞仍是產量排行第一的國家。從1999年起聯合國UNODC(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La Oficina de Naciones Unidas contra la Droga y el Delito)開始協助哥倫比亞監測可卡因葉的種植情況,並每年發布普查的結果,2006年10月起UNODC與哥倫比亞政府簽署一項新的協定,為的是要強化此計畫的執行(continuar y ampliar
los trabajos de monitoreo y analisis)並確保計劃的持續性(la sostenibilidad del proyecto),同時啟用另一計劃SIMCI II(Sistema Integrado de Monitoreo de Cultivos Ilícitos),為的是要結合PMCI的分析結果與增加監測哥倫比亞內特定地區的功能,如脆弱生態系統(ecosistemas fragiles)的監測、自然國家公園(Parques Nacionales Naturales)、原住民區域(Territorios Indigenas)、農地拓展(la
expansion de la frontera agricola)、及去森林化過程(procesos de deforestacion)。SIMCI II計劃除了有UNODC參與外,哥倫比亞政府內政部門、司法部門及哥倫比亞國際合作部門都有整合在此計劃中,此外也有許多研究部門、大學(如哈佛大學)、非政府組織協助此計畫的執行。

大致看來,哥倫比亞種植可卡葉"古柯葉"(的種地從1997年的80000英畝逐年增加至2000年的160000英畝,之後逐年遞減至2006年的79000英畝,到了2007年又稍微增加(27%)至100000英畝(不過產量並沒有增加)。

在哥倫比亞主要種植可卡葉"古柯葉"(的區域有Meta-Guaviare、Putumayo-Caqueta、Sur de Bolivar、Pacifico、Orinoco、Amazonia、Catatumbo及Sierra Nevada,不過因為每個區域的氣候不同,每英畝所產出的可卡葉"古柯葉"(hoja fresca)產量也不同,在2007年有一個研究利用了2005年的一個研究計劃收集哥倫比亞北部可卡因葉產地所得之的參數並推算其他地區的產量,在2007年哥倫比亞新鮮可卡葉"古柯葉"(produccion de hoja fresca de coca)的產量約為525,300噸,假設可卡葉"古柯葉"(所含的水分以57%來計算,乾燥可卡葉"古柯葉"(hoja seca de coca)的產量約為225,900噸(Meta-Guaviare區產出量佔38%最多)。

在哥倫比亞,可卡葉"古柯葉"(的傳統用途(如泡茶用)可以忽略不看(el uso tradicional de hoja de coca puede ser considerado marginal en Colombia),所有的可卡葉"古柯葉"(最後都被提煉為可卡因(cocaina),提煉可卡因"古柯鹼"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將可卡葉(las hojas)轉變成可卡膏(pasta de coca),再提煉為可卡基質(base de cocaina ),最後(clorhidrato de cocaina),通常在各可卡葉產地會把新鮮的可卡葉"古柯葉"(提煉為base de cocaina,最後的步驟製造可卡因氫溴化 (la transformacion
de base de coca en clorhidrato de cocaina)必須在實驗室等級的場所才能完成(呢喃:毒梟的家庭代工)。將新鮮的可卡葉"古柯葉"(轉變成可卡膏(pasta de coca),必須要使用硫酸當作中介物質,但是經由硫酸處理過的可卡葉"古柯葉"(含有許多有機質(residuos organicos), 色素(pigmentos), 丹寧酸(taninos)等雜質,還要再經過酸化、氧化(高錳酸鉀)等提煉過程才有辦法變成可卡因基質。但是在某些產地不會將可卡葉提煉,都是直接販賣可卡葉"古柯葉"(,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在這些地區可卡葉的價格會居高不下(呢喃:盤商要收購搶購,價格當然高,不然農民早改種咖啡了),例如在Sur de Bolivar、Orinoco及Meta-Guaviare地區超過60%的農民會把可卡葉"古柯葉"(提煉至可卡因基質(base de cocaina)等級再販賣。

在美國,實驗室等級的提煉過程可以將可卡因基質直接轉化為純可卡因(cocaina pura),此方法稱為Operacion Breakthrough,但是在實驗室以外沒有辦法得到如此高的轉化率,根據UNODC報告,一般來說轉化率約為1比0.9。經過一系列的製造過程後,2007年新鮮可卡葉(produccion de hoja fresca de coca)的產量525,300噸可以提煉出783噸的可卡因基質,最終提煉成600噸純可卡因"古柯鹼"(同年度秘魯產量為290噸,玻利維亞為104噸)。



Las drogas matan a Colombia
“Cada vez que alguien aspira cocaína en cualquier lugar del mundo, muere un colombiano”

資料翻譯來源:UNODC La Oficina de Naciones Unidas contra la Droga y el Delito及Gobierno de Colombia報告:Colombia-Monitoreo de Cultivos de Coca Junio 2008 章節CULTIVOS DE COCA及PRODUCCIÓN DE HOJA DE COCA, PASTA Y BASE Y COCAINA

Powered by Stuff-a-Blog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