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拉丁美洲] 巴拿馬運河貢獻國庫成長

根據巴拿馬財政部(Ministerio de Economía y Finanzas)預估巴拿馬運河(Canal de Panamá)2011年貢獻巴拿馬國庫近10億美元,比起先前預算估計超出1.4億美元,從2000年起美國歸還巴拿馬運河管理權後,12個年度運河收入已貢獻國庫65億美元,根據年度結算日(9/31日止)的統計,總計有3.2億噸的船隻重量(Sistema universal de arqueo de buques del Canal de Panamá)通過巴拿馬運河,也打破2007年的312噸的紀錄,超出預算的收入將被巴拿馬政府使用在部分超額的政府預算。巴拿馬政府也編列明年預算9.8億美元。

舊文分享:
1880年法國人第一次開始建造運河,1889年因為開鑿技術的問題宣告失敗,1894年另外一家法國公司(Compagnie Nouvelle du Canal de Panama)繼續這偉大的工程,雖然解決了技術的問題,但是缺乏法國政府的補助跟私人企業投資,宣告破產(不然現在巴拿馬可能會講法文喔!)。
1904年美國人買下那家法國公司繼續開鑿,共花了10年,75,000人以上的工人,4億美元的資金(1900年的四億應該不是小數字),1914年8月15日正式啟用。1979-1999年期間運河為美國管理,後來歸還給巴拿馬(根據The Torrijos-Carter Treaty)。目前運河又開啟了擴建計劃,除了整修原有老舊的水道外(閘道水門使用年紀高達96年),其實是建立第三條閘道,巴拿馬運河因兩大洋水位高低不同,必須要使用閘道(貨船的電梯)才能通過,現在要在運河北部Colon區(原有Gatun Locks)跟南部巴拿馬市一區(原有Miraflores Locks及Pedro Miguel Locks)各建立一個新閘道,尺度更大,設計原理也跟原有閘道不同,未來可以提供容納有12000個貨櫃的貨櫃船使用,工程估計花費52億美元,於2014年完工!
世界主要國家使用運河的百分比:

美國(United States)69% -
中國(PRC)18% -
日本(Japan)17% -
智利(Chile)10% -
南韓(South Korea)8% -

早在1905年的時候,巴拿馬運河的設計工程師就建議運河的閘道要設計為長1,500 feet,寬150 feet,深90 feet,與最近開工的第三條運河擴建工程的規格類似。
當初工程師也發現巴拿馬北部的San Blas島上的沙是用來混合水泥的最佳品,但是當地的原住民(KUNAs)認為在島上的沙是神的禮物,因此禁止開採。
最快通過運河的紀錄是美國海軍的飛彈水翼船(US NAVY hydrofoil, the Pegasus)在1979年創下,總共花了2小時41分(我想是趕著去戰場)。
1928年,Richard Halliburton付了36美分,花了9天游過運河(聽說運河的調節湖Gatun lake裡有鱷魚)。

Powered by Stuff-a-Blog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